close
兩年前想要蓋一座會呼吸的房子,積極尋找評估各式材質中最後選定組合式的小木屋,這棟木屋已陪伴我兩年了,它除了需要定期幫它上護木漆做維修,13.5坪給一人經營的小店及工作室剛剛好,不大也不小。有時候身體覺得累的時候,回到小木屋工作時卻不覺得累,我想木頭本身所散發的負離子跟人互相交換,消除疲憊,這正是我想要的一座會呼吸的房子。
 
現在有很多病態建築使人生病,如果人類的慾望可以縮小一些,讓居住的空間小一些,留多一點空間給綠地與藍天,人就會更健康,除了每天可以在家當開心農夫,也不需要努力賺錢然後再遠赴國外渡假,如果可以拿掉層層的水泥圍幕,讓建築自然呼吸,用物理性的方法取代能源的耗費,都會讓我們活得更健康。
 
建造小木屋的時候拍了一些記錄照片,整理在附檔給大家參考,其實簡單的東西也有困難的考驗,選擇木造屋的困難是後續得付出更多的時間金錢定期維修,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通過這樣的考驗,您也可以和我一樣擁有一棟自然呼吸的小房子。
 

空拍1.jpg

土地面積:面寬10X75米     小木屋室內面積:13.5坪    20081月建造

在這塊休耕多年的土地上,想造一間會呼吸的房子和香草花園。

1整地.jpg 

造木屋之前先整地、埋下管線、化糞池,再以混凝土造木屋的基座平台。

 3管線.jpg 5灌漿.jpg 

在混凝地上造一根根的水泥柱,左側小平台即廁所位置,如此木屋的基地就蓋好了。

8立樁.jpg 9基柱.jpg

Day 1: 於水泥柱上置入塗滿瀝青的地樑,再做地版的基座。    12地板層.jpg    

像堆積木 一樣快速,地板出現了。十字交叉的牆角即木屋的柱仔腳  14底板完.jpg 13木樑柱.jpg

 

接下來是造牆並安裝氣密窗 

 16正門.jpg 15牆面.jpg

  

四面牆體組裝完成,安裝上大門後,要上樑,放鞭炮了! 18第一天進度.jpg 

  

才一天的光景,就蓋到這階段了。

   19Day1.jpg 17內部.jpg

  

第二天繼續安裝其他屋粱。 一片片的安裝屋頂,才大半天的功夫屋頂就出現了。   19搭屋樑.jpg20屋頂.jpg

  

細部功夫不可少,為門窗加裝小遮雨板。  二個工作天即造好整個屋體外觀。  21遮雨板.jpg 22第二天進度.jpg  

 

第三天,準備在屋頂鋪設防水毯及可樂瓦。

 23鋪防水毯.jpg 24瀝青瓦.jpg

 

上漆前先貼上報紙,看起來有點像電影院。

 上漆之後變成豔黃色,真給他受不了,聽說顏色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慢慢變深。 

25準備上漆.jpg  30過年(97).jpg

  

 Day4:   大門紗窗的組裝及室內水電的施工。 28水電施工.jpg 

 

只花四個工作天就完成了小木屋,剛好遇上農曆過年,休息一下再進行其他工程。

30過年(97).jpg 

  

有這麼多木頭來當作家,挺叫人感動的。加上自己做的幾張桌子和二手椅子,大致有個落腳處了。  

31室內之一.jpg 

 

等了近二個月才找到木工師傅前來協助建造迴廊,為了節省費用,得親自挖洞做基礎,當木工師傅的小工。這工作並不輕鬆!

33迴廊柱洞.jpg 

 

挖洞、量水平、立柱、灌入混凝土,慢慢搭出甲板與花架。孤伶伶的小木屋終於有了互相陪伴的靠山。  35迴廊正面.jpg 

 

  沒有扶手欄杆的甲板與花架現身了,由於廠商沒有估算好材料,要再等等才可以完工。

36甲板.jpg 

 

又等了近3個星期,才完成甲板與花架,現在小木屋又有不一樣的面貌了。  

前面的斜坡道是為肢體不方便的人所設計,希望他們也有機會到此一遊。37斜坡道入口.jpg

瀝青瓦做的屋頂實在太熱了,又找師傅來安裝水泥做的輕量瓦。

 38架瓦條.jpg  41鋪瓦.jpg  42新隔熱屋頂.jpg 42新屋瓦.jpg

 

補破網:

1.木屋公司原先的設計並不適合台灣的天候,天氣一熱室內就在悶燒,只好再請木工師傅幫忙開二扇天窗。

2.  側面的牆板因多開了幾扇門窗,有點搖搖晃晃的,只好在外牆上加根柱子作支撐。

3.新裝的輕量瓦對於木屋來說還是太重了些,壓得屋粱都彎了下來,蓋屋瓦的廠商幫忙請來一組修護古蹟的師傅,做了三組山牆把屋頂撐起來,這樣一來木屋就更堅固了

43挖氣窗.jpg  2 46補強結構支撐.jpg  3結構支撐.jpg

 

迴廊的屋頂 :1.挑選剖為兩半的竹子,先泡一層撥水劑(防水用) 2.再用螺絲釘將一根根的竹子朝上朝下兩面鎖在花架的木頭上 3.於上下層竹子的中間夾層防水毯 4.搭好竹棚後再塗一層透明的護木漆 5.前後工程花了3個月(有誇張吧)

44竹簷.jpg 45竹簷.jpg

 

缺了一角的屋簷,不知如何收尾。最後由蓋屋瓦的女師傅想到解決辦法,把缺角補起來。在花架上多墊一根木頭,以此為支架將竹子整排鎖在木頭上,最後用防水毯包覆住屋簷,即大功告成。 

缺角迴廊.jpg  迴廊.jpg

以父親豬場閒置的鐵管做支架,再用二手木板一片片的鑲在鐵架上,就完成大門及圍籬了。

47做圍籬.jpg  圍籬.jpg

 

花了近半年的時間,終於打造好小木屋,從光禿禿的土地到硬體完成,回顧這段過程,我看到辛苦二個字!不過這還只是開始呢..……因為好戲還在後頭。003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綠色小舖 的頭像
    綠色小舖

    綠色小舖 & Herbal Tea House

    綠色小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